首先,教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感觉、知觉、思维和记忆等认知活动,去熟练透彻地掌握说课的内容,特别对教材内容要有清晰的感知,深刻的理解,并牢牢地保存在记忆中。
还要把教材的教学观点和思想感情,化为说课者自己的科学信念和思想感情,也即对教材要作到“懂”、“透”、“化”,才能通过课堂教学很好地教给学生。
尤其要很好地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,研究如何依据学生学习心理活动的规律,去引导学生感知教材,并通过思维理解掌握教材。学生感知、理解教材的方法是什么,有何困难,如何帮助学生解疑排难等等,都应当在课堂教学前有清晰地了解和研究。从心理学的观点看,整个教学活动也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,利用各种感官,去掌握所学知识的认识心理活动;而教学的效果,也是学生认知心理活动的成果。说课一刻也离不开认知心理活动规律的指导。
说课是一项艰苦的工作,需要教师有满腔热情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才能完成。首先,要说好一节课,是认真备课刻苦钻研的结果。要求教师必须把握大纲,熟悉教材,了解学生,选择恰当的教法和学法,并说出教学程序设计及其理论依据。因此要求高、难度大,确是一件艰苦的事情,绝非马虎敷衍所能完成的。